圭臬是什么意思(奉为圭臬是什么意思)
一、圭臬(gui nie)是什么意思?
圭臬是汉语词汇,拼音是guī niè,意思有三:一、指土圭和水臬,古代测日影、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。
二、比喻标准、准则和法度,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。
三、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。
词汇出处:1、唐·杜甫《八哀诗·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》:“圭臬星经奥,虫篆丹青广。

”明 黄佐《乾清宫赋》:“揆日晷,验星文,陈圭臬,絜广轮。
”2、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耆旧·西庄光禄》:“世之言学者,以先生为圭臬云。
”朱春雨《关于军事题材创作的一封信》;
“有好的文学理论工作,势必导致创作上的强烈的追求气氛,圭臬不凡,效尤不俗。
”3、黄佐《乾清宫赋》:“揆日晷,验星文,陈圭臬,絜广轮。
”4、清·钱大昕《六书音韵表序》:“此书出,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皋,而因文字音声以求训诂古义之兴有日矣,讵独以存古音布局哉。
”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笔记》卷三:“惜邪说蟠互胸中……所言未能纯粹,则学者仍未可奉为圭臬也。
”。
二、圭臬(gui nie)是什么意思?
圭臬有三个意思,一个意思是指土圭、圭表和水臬,古代测日影、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;
一个意思比喻标准、准则和法度,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;
一个意思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。
词语出自唐朝杜甫《八哀诗·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》:“圭臬星经奥,虫篆丹青广。
”圭表和日晷的区别1、结构不同圭表由表和圭组成,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为表,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为圭;
而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,铜制的指针叫做“晷针”。
2、作用不同圭表是用于观测季节的一种天文仪器;
而日晷则用于计时。
3、起源不同圭表是由于人们发现影子的长度会随季节变化而发明;
日晷则是由于人们发现一天中太阳照射的方向不一样而发明出来。
一、圭臬是什么意思?
圭臬是:指土圭和水臬。
有三种意思:一:指土圭和水臬,古代测日影、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;
二:比喻标准、准则和法度,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;
三: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。
相关成语:奉为圭臬意思是: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。
清·钱大昕《六书音韵表序》:“此书出,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臬。
”这本书一出世,就会使海内的说经之家当成准则。
用法:动宾式;
作谓语;
指十分信奉。
二、圭臬怎么读?
【圭臬读法】:[guī niè]。
声母为g和n,韵母为ui和ie,声调为第一声和第四声。
【圭臬的用法】:动宾式;
作谓语;
指十分信奉。
【解释】:奉:信奉;
圭:测日影器;
臬:射箭的靶子;
圭臬:比喻事物的准则。
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。
【出处】:清·钱大昕《六书音韵表序》:“此书出,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臬,而因文字音声以求训诂古义之兴有日矣,讵独以存古音布局哉。
”【用法】:作谓语;
指十分信奉。
【例句】:适应之说,迄今学人犹奉为圭臬。
(鲁迅《坟·人之历史》)【成语辨析】:~与“奉若神明”有别:~可当作行为准则;
“奉若神明”重在崇奉膜拜的程度;
有盲目信奉的意思。
多含贬义。
关于圭臬的成语:誉为圭臬。
【表述】:奉:信仰;
圭:测日影器;
臬:阿胶的箭靶;
圭臬:形容事情的准则。
形容把一些观点或事当作自身的准则。
【出处】:清·钱大昕《六书音韵表序》:“该书出,将使国内说经世家誉为圭臬,而因文本音声而求训诂古义之兴有日矣,讵独以存古音合理布局哉。
”【用法】:作宾语;
指十分信仰。
【词组】:融入之说,至今学人犹誉为圭臬。
(鲁迅先生《坟·人之历史》)【成语辨析】:~与“奉若神明”之别:~可作为个人行为准则;
“奉若神明”重在崇奉崇拜的水平;
有盲目跟风信奉的意思。
多含贬义词。
以上内容参考 -圭臬。